深刻解读十八大,建设地震遗址区

发布日期:2013-01-11 15:17   来源: 刘 倩 作者:tangjiashan 阅读次数:1160 
字体:
分享:

在中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胡锦涛同志所作的十八大报告,浓缩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最近十年来党领导中国发展建设的经验与启示,勾画出中国未来发展的蓝图。报告中的新表述、新思想、新论断,引发了与会代表和各界干部群众的广泛关注。在此,结合我们地震遗址区的实际情况,认真解读十八大报告,对“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生态产品”、“翻一番”、“美丽中国”等新提法、新名词、新要求做出深刻理解: 一、把握“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 继十七大报告之后,十八大报告再次论及“生态文明”,并将其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这是总揽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部署。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体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 在“十二五”发展期间积极做好生态保护和森林资源修复等工作,地震遗址区及周边的乡镇积极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为老百姓打造青山绿水的宜居环境;机关干部及周边乡镇党员群众,加强科学发展观学习,用先进理念武装思想。 二、 生产“生态产品”,打造“地震遗址区”品牌 历经30多年快速发展,我们国家提供物质产品的生产能力大幅提高,文化产品的生产能力也在快速提高,但相对而言,提供生态产品特别是优质生态产品的能力实际上在减弱。说到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良好生态环境、对优质生态产品的需求。 以地震遗址区的品牌为依托,大力发展周边乡镇特色旅游业、种植业及养殖业。地震遗址区的周边乡镇适宜多种植物的生长,茶叶、药材、干果、水果以及野生蔬菜资源丰富,同时也孕育了一批野生珍稀动植物资源,围绕地震遗址区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周边乡镇特色种养业。以曲山镇、漩坪乡、禹里乡为重点,发展各具特色的乡村休闲旅游、特色种植业、特色养殖业。创立地震遗址区的特有品牌,并营销出去。 三、解读“翻一番” 十八大报告在提出两个指标的同时,也将更多笔墨放在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等方面,尤其是提出将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之中,这向外界传递出中国未来发展将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更大力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决心。 针对地震遗址区而言,大力招商引资,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基本上解决了辖区内基础设施问题,为周边乡镇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十二五”发展期间,不仅要将地震遗址区发展好,更要将周边乡镇发展好,要以“以点带面”的方式,带动老百姓发家致富,实现两个“翻一番”。 四、 解读“美丽中国”,建设宜居宜游地震遗址区 地震遗址区的建设,不仅是地震遗址的保护,更是遗址区周边乡镇的经济建设。总的来说,整个区域的建设要围绕生态建设。要坚持不懈地抓好植树造林,控制水土流失,保护周边乡镇的生物多样性,进一步优化整体区域的生态环境。在护住青山绿水的同时,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以地震纪念馆及唐家山堰塞湖为主体,以周边乡镇为依托,打造宜居宜游的地震遗址区。